校园动态 (858)
   教育新闻 (26)
   媒体报道 (33)
   学校概况 (1)
   您现在的位置: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新闻中心
融会贯通 创生未来——记四川省2018年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于新科学校举行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2018-11-22 09:08:18 作者:system 来源: 文字大小:[][][]

秋风习习,秋雨凉凉,迎着冷风,冒着冷雨,怀着对教育的一片赤诚,带着对教学的火热追求,20181116日下午至20181117日,四川省2018年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会暨“种子选手”培训会在成都高新新科学校隆重举行。

会议首先介绍了莅临现场的专家、领导、嘉宾及课题组成员。

接着,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校长朱祥勇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辞。朱校长首先对与会的领导、远道而来的嘉宾以及所有到会的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然后对新科学校“守正出新,弘文崇科”的办学理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朱校长介绍了学校近年来融创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祝此次开题会圆满成功!

随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王真东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新科学校率先开展融创教育实践,《四川教育》认为新科学校的融创教育具有很好的先导性和创生性,体现当今教育走向综合、走向实践这一价值取向,遂通过课题向全省推广,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于今年八月立项。

接着,课题负责人,《四川教育》主编王建强先生作课题的开题报告。

问题的提出

王建强老师首先从乔布斯之问:“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开始论述问题的提出。

核心概念的界定

关键词(一)融创:(1)融心、融智、融行。(2)思想创意、精神创立、方法创新、路径创生。(二)融创课堂:课堂关系是融洽的;教学状态是融合的;教学过程是融通的;教学内容是创新的;教学方式是创意的。

研究的设计

王老师主要从融创课堂操作模型图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提出了融创课堂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确立了“技术融入、学段融通、学科融合、生活融贯”的四大路径,着力构建“内外结合、上下贯通、左右拓展、前后链接”的立体的融创网络,努力达成“思想创意、精神创立、方法创新、路径创生”的四创,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接下来,专家组对课题研究提问和指导,与课题组进行交流。

四川师范大学黄砾卉副教授肯定了本课题视野开阔,理念愿景宏大,对课题的预期效果充满期待!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课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搭建课题与课堂的桥梁?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让课题能更好地落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四川师范大学卢德生教授风趣地评价这是他参加过的规格最高、场面最大、报告最长、人员最多、诗意最浓的课题开题会,赞扬课题组追求宏大,有教育情怀。给出了5个思考意见:(1)课题要强化主线思维,把握人的主线,重点把握学段。(2)需要重新理清理论经验,防止课题空。(3)如何处理好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4)要重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主体地位(5)要把握好整体设计与阶段推进的问题。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任立刚老师对课题指导意见:首先高度赞扬了课题立意高远、情怀真切、抱负远大。给出个3个方向性的意见:(1)课题要更加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2)课题本身既是理念又是方法,既是路径又是操作。(3)课题的创新问题可以聚焦“本土化”“草根性”的创新,真正地落实落地。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任王真东老师认为专家组对此课题要全力支持和推进,对课题的参研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支持。本课题内容丰富,基于现实中的真问题,参与面广(全省共32所种子学校参与,课题调研收集1700多份调查问卷)。课题组可思考当下课堂改革的走向,融创课堂的本质特点,一是理论,二是技术层面的操作。

 

专家组组长周小山老师对课题的具体指导:课题切中时弊,聚焦焦点;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课题研究的顶层设计比较周全。最后对本课题做出高度赞扬:(1)跨界融合,平台开放;(2)顶层设计,基层探索;(3)迭代更新,众筹共享;(4)融创课堂,四融四创;(5)素养落地,实践至上。

课题负责人对专家组专家们提出的忠恳、精辟的意见表示感谢,并合影留念!

20181117日上午,基于对融创课堂的探索,中国创课第一人,全国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为成都高新新科学校六年级三班的孩子现场创课——《情窦初开》。这一节关于爱情的作文课,情真意切,妙语连珠,掌声阵阵,美得不可言状,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场青春期教育的及时雨。

此次学术研讨盛会气氛热烈,效果显著,课题组核心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确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会议已经圆满落幕,但是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全体课题组种子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惠及千千万万的老师和孩子们。

COPYRIGHT ◎ [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版权所有 中国 * 成都 * 高新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966号 邮编:611731 蜀ICP备180182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