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18)
   理论学习 (24)
   教学论文 (17)
   教师读书 (18)
   您现在的位置: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科研沙龙
人民教育: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高山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2012-06-03 15:31:25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题记:临朐所走的是什么路呢?尊重人,尊重教师的职业特点,敬畏教师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科学性,释放每位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与创造性。其实质就是解放教师,追求个性,把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高山

——来自山东临朐的“特色教师”发展报告

本刊记者  钱丽欣  施久铭

 

 

山东临朐,地处沂蒙山区,大部分学校和教师身处农村,而农村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民转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不仅如此,近年来农村教师新老交替,青黄不接。2008年,县教育局对全县教师情况摸底发现,未来几年,每年退休的教师多达300人,需补充新教师200多人。

“面对这种现实状况,怎么激发和调动新教师和原有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也让新教师一入队就不掉队,我们考虑了很多方案。” 临朐县教育局局长杜全平说。

“其中,紧紧抓住特色教师培育的环节,搭建‘教学特色新秀——特色教师——特色名师’的成长梯队,成熟一批发展一批,确保高质量的滚动发展,是我们的选择。”

 

教师发展要放低身段

 

海德格尔说过:人是一种可能性。

同样,教师的发展也有诸多可能性。

孟宪波说,“很多专家提出教师要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扪心自问,就现实条件来说,这些目标对我们山区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教师成为有教学个性和特色的教师是可能的,普通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可能的。”

确实,一味地强调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未必能让广大教师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以往教师发展的问题是过于关注金字塔的顶端,而对处于“基座”的普通教师来说是不现实的。

“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中间需要一个中间过渡阶段。”孟宪波强调说,“就这样,发现和培养本土的特色教师,成为临朐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工程。”

什么是“特色教师”?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学理上去论证比较难,要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去解读可能就变得简单。

从现实条件出发,临朐提出了特色教师的朴素标准:有适合自身特点和个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方法;教学成绩突出或较以前有大的提高。

他们基于这样的假设:虽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每位教师都是一座风景不同的高山,发现和点燃他们的亮点,就能使每个人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这是一条激发全体教师创造力和工作激情的新路子。

对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区域来说,特级教师、名师毕竟是少数,相反,在教学中挑大梁的往往都是那些普通教师,只有让这批人看到发展的希望,才能推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事实上,放低身段,可以让每一位教师找到从教的自豪感、荣誉感、尊严感,让教师的劳动得到认同和肯定,提升自我发展意识,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成长之路。

这就是临朐教师发展的可能性。

 

特色就是那些星星点点的“火花”

 

2008年,临朐教育界开始了一项大工程——评选特色教师。

特色教师,首先要有特色教学方法。于是,评选特色教学方法成为特色教师培养的第一步棋。

这一工作分两段进行。先是教师自我申报,再则由教研室论证认定。

第一段工作下来,全县教师申报了很多教学方法,叫法千奇百怪,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经过认真研究,教研室从申报材料中筛选出一些比较突出的、有教学特点的教师,以镇为单位开展调研。

调研中,教研员首先听取这些教师的汇报,重点了解特色教学方法提出的背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然后,逐一进行点评,并与教师一同探讨、商榷,提出初步的修改建议和改进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教研室把百余位教师作为初步的选拔对象,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实行跟踪指导和深入研究。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为全面把握某个教师的教学特点,教研室往往要连续听其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的课,并介入到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检测等环节。教研员经常对某一教师一天连续听课3-4节,最多的一次听了6节。

“这个时候,我们确实发现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招式。”教研室副主任高源说,“虽然这些方法只是在其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所体现。然而,这些教师只是做了一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并没有系统地整理和思考过自己的教学套路和教学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亮点可能就慢慢泯灭了。”

显然,这才是教师发展的问题所在。

对此,临朐外国语学校的张永芳深有体会。

像大多数老师一样,张永芳勤勤恳恳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年又一年。“虽然感觉自己课改的思想比较超前,课堂教学也说得过去,也能经常在县里上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但具体有什么特色,自己却说不出来。”这种情况很普遍。

连续听了张永芳几次课以后,教研室的几位教研员同时发现,课堂上她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提问、设问的环节。

听教研员们这么一说,张永芳豁然开朗: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探究和应用阶段,自己确实精心设计了一些设疑、提问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于是,张永芳的“三段设疑教学法”诞生了。

特色教学方法的挖掘和总结,首先是从最“能做”的方面入手,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长处、教学棱角,再和教师一起研究教学的流程和操作系统,总结自己的特色。

对此,张永芳毫不掩饰地说:“我的教学方法是教研室的老师们从煤堆里捡出来的。”

也许有人会说,你有一个特色方法就成特色教师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就是想找一个突破口,先让老师动起来,思考起来,研究起来,试验起来。”孟宪波说。

确实,打着个性烙印的特色教师,触动了教师发展的最敏感神经,让每个人都能找回那个曾经有着豪情壮志的“我”。

教研室主任李庆华说,“我们在特色教学中千万不能赶时髦,摆花架子,盲目追随,死板硬套,而应该因人而异。”

临朐的特色教师没有统一的高标准定位,鼓励的是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超越。

实际上,这是对教师个体劳动的最大尊重,也是对教师发展规律的最大尊重。

从普通教师出发,让教师发展回到原点,打开了临朐教师的成长之门。

 

“特色”的本质是“适合”

 

如今,教学方法五彩缤纷,却经 常让老师们感觉很茫然。

五井镇地处山区,镇教办主任魏兆先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无论怎样的方法、特色,首先要适合学生、适合自己、适合同类型的学校,这才是特色教学的本质所在。

魏兆先说:“由于这里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小、师资少,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孩子。”

赵焕爱是五井镇西村小学的英语教师,因为她提出“小学英语分层次梯进式赶超教学法”,既有特色又有实效,去年又试教一个班的数学。

“小学英语分层次梯进式赶超教学法”,这个名字虽然有点长,但意思好懂,即分层教学和梯进式赶超。

为什么要分层次呢?

“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我的一种偷懒的行为,我总想让那些好学生帮我教那些慢一点的学生。”

赵焕爱说的是实情,她的无奈选择源于这所农村小学只有1名英语教师,她要承担学校3-6年级4个班的英语教学。

过去,赵老师也曾将那些学得慢的学生放学后留下来单独辅导。可想而知,她付出了多少辛劳,一位家长曾感动地说:“你要是个男老师,我一定拉上你去酒馆喝上一顿。”

时间长了,“有一种很累的感觉,”赵焕爱说,“我也不能老这么做,孩子回家太晚,也不安全。我就想,用什么办法可以不用留下他们也能让他们学会。于是,就让学得快的学生教教他们。”

慢慢地,赵焕爱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真程度、努力程度将学生分为4个层次,并将不同层次的4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学习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小组学习时,组长的作用是帮助、检查、督促其他成员。在课外学习时,组长就成了“小老师”,帮助教师检查作业和其他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在教学环节,赵老师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的学生提前一周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B层和老师的授课速度相当,C层的学生略慢于老师的授课速度,D层学生在不确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所谓梯进,是指教师在开始下一个教学目标时,必须使90%以上的学生,次第完成前一个教学目标。

为此,赵焕爱设计了一种复合课型。

在新授课之后,赵焕爱可能用10分钟、20分钟或一节课的时间,让各层次的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自主超前学习;在赶超氛围中,B、C层次学生次第完成学习任务;在老师和组长的帮助下,D层次学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有时候我的课堂显得有点乱,因为任何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到老师跟前提问题,但这样的课型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她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分层次达标的表格,几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赵焕爱会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让A层的学生形成一种超前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而且掌握方法。

“我的学生收获的是知识,也是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学生很喜欢我的课。”赵焕爱自豪地说。

这是她的“土”办法,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也没有什么“创新”,却是最适合学生的!

临朐教师的“特色”,从这里起步。

 

让“特色”可生长

 

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学法,特色教师该如何往前走?

“虽然有了自己的教学法,但一开始,我只是把研究的切入点定在记叙文的主问题教学上。”北苑中学的魏静老师说。

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大量的部分。针对记叙文教学,魏静采用“四问题”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四问题”,即围绕什么样的人物、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写法设计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来明晰形象,把握情节。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上公开课,我只敢这样教记叙文,囿在自己的圈子里出不来。”魏静说。

后来,在教研室高源、陈荣昌、宫来政三位教研员听课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并指出问题的所在,鼓励魏静抛开文本、抛开自己固有的模式,大胆研究每一篇文章中其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之后,魏静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山市》、《口技》、《天上的街市》、《紫藤萝瀑布》、《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中加以尝试。比如,在《口技》一课,魏静问学生:文章用一个“善”自起笔,善在哪里,怎样写“善”?

为了找出主问题,教研室组织几个进行相同研究的老师同上一节课,看这节课的主问题到底该怎么提,看谁提的问题更好,更能统领全篇,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后,让大家讨论。

这时候,魏静终于认清主问题教学的本质,在各种文体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篇幅比较长,如果老师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教研员就与教师一起讨论,最后只提两个问题:鲁提辖问什么要打镇关西,鲁提辖是怎样打死镇关西的。

在一次次研讨中,魏静认识到,要设计好主问题,需要教师站在高处,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系列化的提问,既可以把难的问题变成易于理解的问题,也可以把大的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善于提问,而且具备了一点提问的艺术。”魏静对自己的进步有一点“小得意”。

这些,高源看在眼里,适时地用布鲁巴克的一句话给魏静提醒: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一句话让魏静认识到:教学研究没有止境。

在《皇帝的新装》和《乡愁》的教学中,魏静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终于提出了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从提问学生,到学生提问,终于让学生回归到课堂教学的中心,这是教学实践探索中的一小步,却是教学思想转变的一大步。”魏静因自己的成长而兴奋。

发现“特色”不是目的,提升“特色”,让“特色”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这才是“特色教师”评选的本义。

 

 别人“送课下乡”,我们“送课进城”

 

在特色教师打造方面,临朐鼓励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研究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起初,沂山镇蒋峪初中石金彦的语文课并不被同事们认同。“2006年,我就简化课本教学,在课内时间搞课外阅读。即使别的老师讲了好多内容,我也省略不讲。”

“之所以这样坚持,主要是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不差。我私下里想,我只要成绩不差,领导就不能拿我怎么样,我就领着那群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就凭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去做,只要学生喜欢就行。”至于这种方法是否值得总结,她从来没有考虑过。

按照初中语文教材主题式编排的特点,采用石金彦的方法,一般7、8课时就能讲完一个单元。

2008年,县里要求申报特色教学方法的时候,石金彦开始整理自己的教法。具体流程是:

1.           集结式预习。(2课时)

第1课时,通读这个单元所有的内容。让学生就像看课外书那样看,喜欢的多看两眼,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去,大体掠一掠这一单元有些什么内容。

通读之后,用知识树的形式整体把握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

第2课时,识记字词。用一节课的时间学一单元的字词。

一般初中语文老师就用一两节课把字词复习一遍,我让学生先读过它所在的那个句子,然后再写,这样对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个还是在听英语单词课时得到的启发。

2.           集结式讲析。(2课时)

自主批注。教师根据单元学习重点确定所要集结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内容读课文,用批注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通过批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写法、主题等,并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打上问号。

交流展示。让学生通过同桌、小组或班内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精讲点拨。教师对重点和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对学生理解不透、心存疑惑的问题加以点拨。

拓展训练。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专项集结训练(字词、修辞、写作方法等),做到知识内化。

3.           集结式诵读。(1课时)

    先从音准、流畅连贯、抑扬顿挫、读音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然后由学生朗读,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辅以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文章。

4.集结式积累。(2课时)

以背诵、阅读、摘抄等形式进行语言和材料的积累。

石金彦的坚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09年,石金彦成为首批特色教师。临朐县教研室发出《关于学习、借鉴石金彦语文主题集结教学模式的通知》,这是临朐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是对独立的教学研究精神的最大褒奖,也让农村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无限的希望。

2010年1月,上林初中邀请石金彦为教师们送课,课后还做了学科教学辅导报告。她用自己的经历和老师们分享了一名普通的山区女教师如何从平庸中奋起、升腾,从而走向成功的故事。

石金彦并没有陶醉于暂时的成功。

为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石金彦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当看到使自己产生共鸣的文章时,感觉信心倍增;当看到与自己的做法对立的观点时,总激发自己深刻反省。”

在很多地方,“送课下乡”、“支教农村”只是城镇教师的“专利”。而在临朐,请农村教师“送课进城”,和城镇教师一比高下,呈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之势”。

实践证明,特色教师有了特色教学方法,能在教学上当家作主,不仅使教学有了起色,甚至很出色,而且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信心,更感受到职业的尊严。

一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也要争当特色教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为职称,不为奖金,就是觉得当特色教师很自豪、很满足,觉得这几十年没白当老师。

 

“我是最幸福的”

 

经过三年的培育和打磨,临朐县、镇、校三级都评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师,县级特色教师已达上百名,涉及小学和初中、高中的各个学科,有力地促进了各个学科教学改革创新,也鼓励了更多教师向“特色”发展。

这样,临朐把工作重心放到每一个教师个体身上,“这么做,就是让老师觉得我能行。”高源说,“而且不是少数老师行,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

这么做看似简单,但一级一级地联动起来,催发了教师自发的、原生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众人同式”的教师发展模式。

正如杜全平所说:“这几年,全县老师的敬业精神上来了,整体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不断显现。”

特色教师的评选,也促成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不仅带来教育职业的尊严,还催生了教师的幸福感。

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马彩清说:“与所有的特色老师相比,我不是最好的,但是最幸福的。”

因为“高品位悦读”的推行,全年级倒数第一的一个班,在马彩清接手一年后成为年级第一名。

临近考试了,班上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放在“悦读”上,有老师好心地问马彩清:“还不复习吗?”“不复习,学生考试也没问题。”她自信地答道。

因为“悦读”,马彩清的语文课深受学生欢迎。“因为很轻松,作业很少。”学生说。

高品位悦读把语文课本、部分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和现代优秀儿童小说、童话、诗歌等进行整合,在2-6年级开设“相信童话”、“走过四季”、“童年在长大”、“徜徉在宋词”、“在《论语》的智慧里成长”等5种校本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马彩清开发和构建了5种基本的悦读课型:美文赏读课、自由读书课、展示课、读书汇报课、主题赏诵课。

美文悦读课主要是指导学生品读课本上的美文,通过引领学生品词、品句、品感情、品写法等,来提高学生的悦读能力,从而统领整个悦读课程的学习。

高品位悦读鼓励学生去说、去背、去参与,活跃了班级的气氛。

马彩清把语文教材整合到悦读课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悦读兴趣,又改变了学生悦读质量不高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放学回家后,马彩清班上的一个小女孩总是跟在妈妈后面夸语文课如何如何好。作业也写得特别认真,有时甚至一边洗脚一边读书。妈妈很奇怪,孩子以前最不爱上的就是语文课。后来,她了解到,是因为女儿在一次读书交流会上赢得了同学最长久、最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悦读”的魅力。

高品位悦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乐趣,还带来了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马彩清的学生用3年时间,由浅入深背诵唐诗390首、宋词60首、《论语》精华152则、童话5本、小说12本,阅读量达到400万字。

在享受悦读乐趣的同时,学生对文字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能力,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马彩清海带领学生创办了班级刊物《晨曦》和《四季的脚步》。

“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价值,有一种幸福的感觉。”马彩清说话慢条斯理,但充满坚毅。

 

“小球转动大球”

 

临朐的初衷和步伐并不止于打造“特色教师”。

李庆华说,“评选特色教师,先竖起标杆,然后每人带一个团队,组建名师工作室,每个人都带一个群体,进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在实验一小,原来马彩清一个人默默地做,自从被命名为特色教学法以后,学校成立了“马彩清工作室”,吕萍、高晓燕、尹爱国等多名优秀教师加入了她的团队。

“老师们都是自发的,”马彩清自豪地说,“没想到一个人能带动一个学校、一个县。”

应该说,特色教研团队已经成为临朐教育的新标高。

特色教学研究团队分为两类,一是同一单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由特色教师任组长,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研修活动。

除了“马彩清高品位阅读工作室”外,“白兴玲批注悦读工作室”、“李守祥体验教育工作室”……陆续成立。

还有一类是不同单位之间相同研究内容的特色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在教研室组织下进行相关研究。

北苑小学的马玉会、冶西小学的马振梅、北苑中学的魏静、杨善初中的张凤组成了“主问题教学研究团队”、“小学日记教学研究团队”、“九山镇作文教学研究团队”等。

为更好地发挥特色教师资源的作用,教研室从特色教师团队中抽取优秀教师到学校上课、评课、做讲座,加速了特色教学和鲜活经验的区域推广。

小学和初中各选派5-10名教师到一所学校上示范观摩课,之后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分享授课教师的经验,听取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及疑难问题,并加以指导和帮助。

不但如此,特色团队还滋养了特色教研活动。全程听课、当堂教研、一课多讲,多学科课堂教学观摩,特色课堂展示活动……

更有标志性的是,教研员和特色教学研究团队的PK。

2011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特色教师沙龙活动拉开序幕。

教研员和特色教学研究团队的教师分别自主分析、挖掘教材,各自形成教材解读方案。然后,一起交流解读内容,并根据各自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进行备课,完成教学设计。

有老师说,“平时跟教研员交流的时候,也感觉谈得比较透彻,但自己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到位;对于他们强调的一些理念也觉得明白了,就是自己的课上不好。”

20多位教研员和特色教师在同一平台上比拼,解决了口头指导上的“隔靴搔痒”。

通过共同切磋,使“指导”得以落实。“因为大家都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的内容更加实际、细微、真实,问题最接近本质。不会有指导者与实践者两张皮的感觉,更不觉得指导者高高在上。”魏静深有感触。

就这样,先让一部分教师、学校“名”起来,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最终提升全县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为什么把特色教师培养作为教师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杜全平有着清醒的认识:“《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这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给我们增添了信心。”

“临朐的特色教师培养工程是长期的,我们只是走上了这条路。后边的路还很长,以后怎么走,走多远,特别是新形势下不断变化发展,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因为我们最起码知道走路,特别是长途,不能只以一种工具、一个步伐去走。”

(责任编辑  余慧娟)

COPYRIGHT ◎ [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版权所有 中国 * 成都 * 高新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966号 邮编:611731 蜀ICP备180182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