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 (30)
   获奖历览 (21)
   教师风采 (38)
   您现在的位置: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教师风采
为了光明的明天——赴北师大学习考察报告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2012-05-31 11:08:18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邵敏
 
 “正是最好的季节,你们一来,北京的花都开了”
 
这是在第八期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研员、教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郑主任欢迎辞中的一句话。多好呀!春天、花朵,把我们的思绪引入到了光明的春天。
 
我们是一群来自西部“特区”——成都高新区的教学实干者,正当我们满心疑惑地认为教育的冬天到来的时候,“春天的花朵”像一缕和煦的阳光,已经开始照亮教育的冬天。我想,“教学有效性”这个主题应该是教育冬天中第一缕破冰的阳光。
 
才刚落座,就开始想起自己的家乡——成都高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同行学员中大多数是近十年间从省内、省外各地,满怀教育理想和激情,用一种“朝圣”的心态加盟高新教育的精英分子。我们都曾在教育的实践中疑惑,在求索中成长,苦苦探寻,只为那一束温暖的阳光——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非常佩服“有效性”这个词语的发明者。当我们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伪教育”中无力挣扎彷徨的时候,当我们在应试、“填鸭”中感慨唏嘘的时候,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给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撒遍了金光。深深感谢成都高新区的各级领导,在开明的办学思想的引领下,我们透过宽敞的落地窗,让我们的教育理想洒满春日的阳光。
 
“去掉低效、无效,剩下的就是有效”
 
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教授的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令全国教育者绞尽脑汁的艰难命题,却是如此纯粹,如此浅显!我们的思绪开始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么了?
 
高标准,低起点;
 
“课改秀”;
 
新概念,新方法大量引进,在宣介的同时未进行本土化,“水土不服”;
 
“求新求异”“眼光向外”,缺乏对中国基础教育千年传统的梳理;
 
无法推广的“典型”;
 
形式主义、浮躁作风,放弃“主导”,“举手投降”
 
……
 
静心反思,扪心自问,痛心疾首!痛定思痛,知耻后勇,非得“刮骨疗毒”!作为一名教学实践者、管理者、研究者,让我们重新以审慎的态度,达观的心态认真自我剖析:我怎么了?我怎样做?我从哪里做起?
 
六个字:回归、梳理、创新。
 
 
 
“教育教学两张皮”想到的
 
3月17日,虽然晨风中仍夹杂着无法掩饰的寒意,我们还是早早启程前往今天的考察基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两堂课之后,由这所学校的领导班子向我们介绍十四中的教学管理经验。
 
“教育教学两张皮”“教学管理的有效决定教学的有效”这两个新鲜的论点,旗帜鲜明地揭示了当前教学低效的深层管理原因,把“管理的有效性”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纵观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分工”原则确因职责明确,易施评价,便于操作而成为优良传统,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各自为政造成政出多头,教师学生疲于奔命,不管是德育还是教学,都处于极其低效的状态。针对这种现状,十四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纵横双向管理系统”,以一种系统的、合作的观点重新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理顺关系,组建以项目、课题为工作内容的项目小组,从而达到“教育教学不分家”“扁平快”的理想状态。
 
暗自为高新教育的未卜先知拍案叫绝!多年以前,这种管理思想就已在成都高新遍地开花,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创新。
 
为了光明的明天
 
这句话是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刘永胜一本著作的名字。3月16日,我们来到了以一句“我能行”闻名学界的北京市光明小学,听课、讲座后,我们深深懂得了什么是“为了光明的明天”。
 
光明小学是原北京市属重点小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中,率先提出“我能行”教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育人模式,在京城乃至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思想决定学校的生命力。纵观所有名校,均在夯实基础的长期办学实践中,通过科研,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认识,并在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富生机的校园文化。高新教育特别是我校此时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如何清醒地认识、精准的提炼,扎实地推广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办学思想,形成本校的文化氛围,是我们在这个转型期需要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孩子的明天就是学校的明天,我们希望孩子和学校的明天是光明的,孩子和学校的明天也必须是光明的,这样,我们的学校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不辱我们“师者”这一神圣内涵。在这个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们将为了高新教育光明的明天,前进!

COPYRIGHT ◎ [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版权所有 中国 * 成都 * 高新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966号 邮编:611731 蜀ICP备180182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