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37)
   教学常规 (33)
   特色课程 (21)
   教 研 组 (46)
   课例研究 (34)
   您现在的位置: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课程建设
理念到行动还有多远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2013-10-23 16:29:31 作者:system 来源: 文字大小:[][][]

——赴上海参加教研组长学习报告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李 俊
   为期一周的赴上海教研组长培训于9月27日顺利结束,回顾七天的培训历程,一次次思维的碰撞,一次次经验的共鸣,一次次内心的独白,一次次内省的冲动。
找准角色不易,扮好角色更不易
——张英老师“教研组建设”所感
   9月21日下午,上海市江中学特级教师张英老师以《教研组建设》为题,首先是对教研组长的叩问:一名名校长眼中的教研组建设是什么?一名名校教研组长眼中的教研组建设是什么?一名普通老师眼中的教研组建设是什么?从不同角度问醒了教研组在学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相对于纯理论角度,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教研组建设在一个学校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接下来,自然就得问问“教研组长首先应是什么?”A. 本科教学的带头人? B. 年轻教师的领路人?  C. 教学研究的组织者?D.                       “还应该是什么?”从她的问题中问醒了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教研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良好职业道德,勇于开拓进取,教育理念新,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              。她的问题有来自理论界的专业界定,也有来自最底层的教师群体,她的问题问醒了我们每一位参训者,也问倒了我们绝大部分参训者,对照这些基本要求,我们做到了多少?做好了多少?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再次回到话题中心“教研组是什么?”“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教研组核心内容”“教研组有效活动模式”对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结合大量案例进行了全方位地交流,并为大家提供了量的经典素材,为教研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最后张老师再次以“怎样当教研组长?”“如果我是教研组长?”“教研组文化?”三个中心议题,分析了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作为教研组长如何从问题中选择解决策略?为大家提供了既具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操作的案例与经验分享。对照张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感受到学校教研组长的责任与使命,更让我感到做好这份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从她的讲座中,让我更受触动的还有一点,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组织,更高一层次的更应该是学校校本课程的设计者与实施者,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团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团队,这也是让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从本质上升到研究高度的一种显性体现。尤其她为大家分享的“‘一张纸’:美国教师课程执行力一瞥”(李海林),让我更深刻体会到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什么才是学生终生健康、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张治“学校在窗外——对美国教育的全景观察”随想
   9月22日上午,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张治副校长以“学校在窗外——对美国教育的全景观察”为题,以他作为中国首批中学赴美访问学者,将他为期一年的访学经历,以一名教育人的视角,从“1、项目介绍和研修经历;2、美国学校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3、美国学校课堂深处的精彩;4、对学校的概念和要素的新思考;5、中美教育的对比性分析。”五个方面,以后四个为主题与我们作了生动交流。他以“课堂观察和学校观察是我最主要的研修方式”作为观察点,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下美国教育的点与面,形成了“(1)对美国学校的新认识:这是不同观念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坐标系,是什么让美国教育表面上输在起点,却赢在终点?(2)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新理解:什么才是学生终生健康、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3)对美国学校文化的新感悟:培养个性和责任的办学文化,注重表达和实践的课堂文化,强调选择和组合的课程文化,发展特长和创新的社团文化,凝结育人艺术的物态文化。”重要研究成果。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标题“学校在窗外”留下的思考:
   “窗外”意味着什么?最直观最朴素的理解“窗户以外”。中美学校都有教室,绝大部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上课,可学校怎么就在“窗外”呢?细看这张来自美国普通教室一角的设置,也许会让引起我们一些共鸣,教室一角的玻璃窗旁边,挂着一只高端望远镜,望远镜后小盒子里放着鸟食,盒子下边挂着一个用于记录的本子,从这些设备与设计来看,任何一间中国教室均可做到,可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是什么呢?他们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与自由,通过望远镜观察窗外的小鸟,将观察记录于旁边的小记录本上,旁边的鸟食也是为孩子们喂鸟而备的,他们要用使用这个望远镜观察鸟儿只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不要扔或丢这些物体,除非得到吉利兰夫人(老师)同意;不要让物体掉到桌子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将要发生,你要尽力接住它;小组成员轮流做;玩得愉快。可如果换作中国孩子,该哪位老师给他们设计这个呢?语文、科学、生物……老师会要求他们做些什么呢?作文、日记、观察报告……老师会担心什么呢?孩子们会不会弄坏了?谁来管理这个?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与考试的分数有多少联系?……都是孩子,美国的教室哪个学科老师为什么设计?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做些什么?他们有这些担心吗?这仅教室一角,这仅美国基础教育一个点,两种不同的学校文化差异,两种不一样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玩得愉快”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孩子这个望远镜是否会带给他们一个理想的分数,考上一所名牌的大学;对于美国孩子也许这个望远镜将是一名动物学家的原始起步。试想:当孩子的视野被教室挡住时,可以用望远镜将孩子们的视野延伸到自然之中,延伸的又仅是教室之外的鸟吗?无法延伸想到用望远镜都要解决,那能延伸的又该如何面对呢?对照而言,我们该做哪些改变,我们还有多少不需要望远镜就可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延伸呢?还有多少是适合于孩子的天性而不是从小培养小大人呢?基础教育的基础到底在哪?是知识、是分数、是行为习惯、是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智慧……。
我离庸师有多远
——“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的警醒
   “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庸医害一个人,庸师害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李家声)尽管我听到这句话已不是第一次,认同这个观点也不是现在,但当从课程、课堂、研修三个主题文化视角再次审视这句话时,却带给我更多的震憾。这就是9月22日下午由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学研究室赵才欣副主任所作的“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报告的警醒。赵老师首先以“为什么勤奋的人并不能带高收入”为背景,进而以世界经济生态链与人材差异引入他要阐述的三个命题“标杆——‘课程文化’的转型”“反思——‘课堂文化’的回归”“回应——‘研修文化’的再造”。
   第一个命题“标杆——‘课程文化’的转型”: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如何解读其中几个核心词:“每一个学生”——全体学生、全员关注、一个不落下;“终身”——终身教育、学力目标;“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习、创新、实践、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再对照今天的学校教育现状:“育分”不容“育人”:进而再对照当今教育改革的变化:1、“学生适应课程——课程适应学生”,最常见的现实判断“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是吗?”。2、“组织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经历”导致“一种困惑:知行和行知,哪个更有效?”3、“只为升学奠基——为了终身发展”,三维目标如何定位——“态度为核心、能力为关键、知识为载体。”
   第二个命题“反思——‘课堂文化’的回归”。回归课堂的真谛:先学后教——教要基于学情基础;多学少教——教最终是为了不教;以学评教——教的效果看学的效果。如何理性看待今天教育界一些热点的教育模式;再放眼国际视野,纵观国际教育前沿的理性变革;我们应该如何审慎反思今天的素质教育与应该教育?以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为例:如何对待学生的“预习”——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同课异构——同文异构(学习要求不同)、同题异构(学习方法不同 )、同科异构(学习情境不同);又如“学案”——主体:学生做还是老师做?效果:差异是什么?如何反馈?“学情的观察评价”——倾听→串联→反刍。这些都是我们最常用而且也最习以为常的做法,但却很少有这样深度的理性反思,更甚或往往只注重了做的过程与结果,确忽视或弱化了做的原始依据与基础目标。
   第三个命题“回应——‘研修文化’的再造”。“观念决定行为”,我们今天绝大部分老师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却很难以理念改变自己的观念,最缺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观念用于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观念切实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更有效地落实于自己的观念之下。如何理性看待学生的学习:“学习=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过程”,让学习更符合成长律——“让学生室外多一点运动,把身体保住;室内多一点探究,把脑子保住。”以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头痛的两个名词“差生”“学困生”为例:他们根本的差别是什么?差生差的缘由是什么?学困生困在哪些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其中的差别与联系?我们教育教学从哪回应,如何从“懂‘学’之义”“通‘学’之道”“循‘学’善导”这些方面回应?正如赵老师所言:“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才是问题。”当我们不敢直面或回避“问题”时,我们与“庸师”还有多大差别?!
揭开学校课程神秘面纱
——“课程的想象力”的思考
   9月23日上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为我们作了“课程是想象力”的主题报告,报告以“教育究竟要‘给’学生什么”为主线,主要从“学校何以需要自己的课程哲学?学校如何拥有自己的课程哲学?”“学校如何塑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课程化的路径是什么?”“如何规划一所学校的整体课程?怎样的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是好的?”“国家课程方案很完整,学校需要自己的课程想象力吗?学校的课程使命到底是什么?”“教师如何精细设计、深度实施课程?”四个主要方面,结合大量经典案例,为我们开启了学校课程构建的思路,提供了多角度的着眼点,也为我们揭开学校课程的神秘面纱。对我触动较深的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具有高品味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学校课程体系,而今的教育体制也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且国家也明确鼓励并支持学校建立属于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这才算真正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网络,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执行者。但相对于今天的学校现状,绝大部学校仍关注于国家课程,而对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发做得极为不够,因素大故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关键因素还是老师们如何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学校课程建设进行有机对接,将学校课程建设作为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认识不够,也不知从何着手。而纵观当前国际上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国内优质教育学校,教育前沿发展区域,无一例外都物质重视学校课程的建设,所谓名校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校本课程作为重要的内含发展之路,品牌创立之基。
   学校课程缘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建立于学生素养发展之必须,应用于老师教育教学之自觉。如台湾台北县三峡镇建安国民小学打造全国第一所萤火虫学校&溪流教室的生态校园,其核心在于该校依托校园周边特有的特色教学资源空间,展开学校暨社区资源特色分析,进而形成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架构,再将各课程设计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整合,让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无缝对接与统整,最终形成极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学校品牌。其操作流程与实施策略相对于大陆学校,根本差距在于我们要么没有想到这个的统整,要么想过做过,但均未上升到学校层面的课程架构,建立自己的学校课程哲学,形成系统课程规划,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体系,于是他们所做过的工作我们或许做过,或许想过,或许正打算实施,但真正的差距在于我们未能从更高一个层次去整体规划与设计,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太过神秘、太过高深。
   学校架构的四个层次。以杨老师提供的上海市中华路第三小学“百草园课程”为例,对照思考: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站在一个教师的层面,往往只关注于“事件思考”,就事论事,以点对点,如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利用区域资源为学生的习作提供素材,五年级的科学老师会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环境生态关系,八年级的历史老师可能会让孩子们考察区域历史资源。而同样是这一资源,如果上升到“趋势思考”层面——教研组(或年级组)时,他们将会考虑不同年级的孩子如何有效挖掘与利用这一区域资源,更好的为学生某一学科或某一年段服务。当再上一个层次——“结构思考”层面(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等部门)时,又该做何打算,怎样设计呢?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如何从本质角度进行开发与利用,如何更有效地将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当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系统思考”层面(学校)时,同样的资源,该作何系统规划与开发呢?更好地让区域资源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有机结合,构建一个有效的育人场,这时就需要从整体着眼,纵横贯通,有序安排,并让学校与资源形成有效的相互发展功效。这时就必须以学校课程体系为基础,有系统地整合与利用这些资源,有计划地开发与发掘这些资源。于是他们有了“小八腊子(上海话中小孩子的意思)游古城”社会实践;他们有了“‘百草园’课程实施方案”……
    再比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男孩女孩》课程,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的《智慧型学校与阶梯式课程》均为我们揭开了学校课程的神秘面纱。以此回头来看,这些工作与这样的条件有多少学校不具备呢?这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多少老师不能胜任呢?可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我们缺乏从最高层次的规划到最低层次的执行具体操作规范,我们未曾将身边的资源从课程哲学的高度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有机整合,有效实施。我们为“课程”这一理论术语所迷惑,当我们读不懂她时选择了逃避,于是我们就开始怀疑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管理,我们的条件,我们的体制,可太少去用行动,以草根的视角去做一点草根的实践研究,从一个高度去整体规划,从一个角度去有效设计,从一个点上去大胆探索,于是多少年后,我们发现我们原来还在原地打转。
从“谁是影响我的重要他人”到“我是影响谁的重要他人”
——“有效教学与教师成长”学习后记
   “谁是影响我的重要他人?”我们也许少则能举出一两个,多则有N个,当谈及这些影响我的他人时,我们都会有足够的论据证明为什么是重要他人。可作为老师、作为社会个体、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的我们,我们可否换个角度“我是影响谁的重要他人?”“我将成为影响谁的重要他人?”想毕答案也会有N个,理由也有千百条,但我们是否有底气地说:我现在影响的这些人在若干年后他会认可我是影响他的重要他人吗?他会认为我在哪些问题上是影响他的重要他人呢?这是9月23日下午听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良华教授所作的“有效教学与教师成长”报告后思考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听刘教授的报告之前,我曾读过他写的关于教育科研的专著,如《校本行动研究》《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教师专业成长》,我也曾研究过他与吴刚平合编的《校本课程开发》专著,听过他讲教育科研的专题报告,因此我自认为对他还是有一些了解。这次他以“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以“什么是一个好教师”为导言,引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素质:“1.有效讲授:教师的教学技能;2.有效管理:教师的管理智慧;3.支持系统:人格/家教/成长。”从大量的案例中让我再一次以更高的视角、更理性的态度,重新对照审视自己的工作与角色定位。如他在讲“有效讲授”时,以学骑车为例,用最直观、最简洁的表达方式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意识与整体意识。以他学开车为例,当前驾校都先从学倒车入手,先难后易的教学程序安排,阐述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处理策略。在讲“有效管理”中提出“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提出“把自食其力、自我管理、自学当作教学的头等大事——1)引起自学,推动“学生自治”;2)引起“有主题的自学”;3)引起“有主见的自学”。对照我对学生的自学要求与指导,我与他提出的要求还有多远的距离呢?
   但在听完他的全部报告时,我突然发现我还是被他猛击了一棒,敲醒了我对自身角色的另一个定位视角。谁是影响我的重要他人不必多说,但我今天同样承担着另一个角色“我将成为影响谁的重要他人?”在受我影响的这些他人中,有些是有意而为之,可更多的却是无意而影响着,有意而为之往往并不可怕,至少理智会告诉我应该正确引导;可无意而影响的却最可怕,积极的影响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更多的却是无意而为之留下的消极影响,让我想起一个经典的童话“一位螃蟹妈妈反批评自己的孩子老是横着走路,小螃蟹最终不得不委屈的说‘妈妈,我可都是跟着你学的呀!’”试想:我们还有多少不经意地横着走,却在批评或指责我们身边的人别横着走呢?!


妈妈烙饼与教育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研究”
   9月24日上午,在上海市远东实验学校听取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祝庆东主任的专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研究”。祝老师以“妈妈烙饼”这一生活案例引出报告的主题——研究,一点儿也不神秘!“妈妈烙的饼不好吃(问题)——怎么不好吃,不好吃就不吃(不研究)——怎么就不好吃呢(开始反思,步入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好吃呢(开始寻找问题原因)——是锅的问题、是油的问题、是面的问题、是火的问题……(提出假设、通过实践展开验证)——终于烙出了好吃的饼(研究效果)——要烙出好吃的饼需要哪些要素(总结提炼成果)”。用生活化的语言,为大家解读他对研究的生活化解决。
   接下来他提出了教师研究的三个层次:问题反思阶段(新入职教师)——专题探索阶段(青年教师)——课题研究阶段(骨干教师)。如果把教师专业成长用做菜来比方:问题反思阶段教师最基本要求是能烧好饭,会做几样基本的家常菜,能适应基本的生存需要;专题探索阶段的教师不仅能熟练地烧好饭,还应该有一些较为特色的做菜手艺,能打理好基本的生活;而课题研究阶段教师应该既会基本家常菜艺,能熟练根据个体特色与营养所需,推陈除新,更要具备做好满汉全席的基本能力。对照这一通俗理解,结合工作实际,基本操作体会如下: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成长最有效的动力,而当个体价值得到充分认可时,也是个体最具发展潜质的内趋力。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根据学科版块结构特点,分年级以小专题形式开展各版块主题式课例研究。新入职教师以问题研究为主,以问题具体现象与事件表征为切入点,重在加强“双能”(学科教学基本技能、班级管理基本技能)培养,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让其尽快融入团队,快速适应教师角色转变,积累各种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与经验,形成研究个案或案例。青年教师以小专题研究为主,以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系列为问题线索,进行基本问题类属梳理归类,聚焦某一类属问题,寻找切入点,再以具体实践展开,边实践,边修正,边总结,边完善,最终形成此类问题解决行之有效策略的专题总结。骨干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主,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系统归类梳理,再寻找问题形成根源与解决策略依据,提出研究假设,拟定详细研究实践计划,在充分评估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按操作程序展开实践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报告。
学生才是课程效果的最好证明
——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考察记
   9月24日下午,我们一行参观了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听取了陈婷校长“创可持续发展示范校,筑素质教育中远园”的主题报告。陈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办学理念,作为一所建校刚十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创造自己的品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学校的自主发展品牌,如何充分将区域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服务于学校发展,作用于学生发展。其主要特色表现在:
   基于学生成长目标下的课程规划,让拓展型课程落脚于常态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对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如艺术类课程与艺术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提出“艺术生活化”——就是让艺术教育与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生活艺术化”——就是艺术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关照生活、装扮生活、表现生活,享受艺术为生活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情感,从而能够从艺术教育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的目的。让剪纸、泥塑、雕刻、陶艺、插花、艺术创作、环境美化、手工制作与艺术课堂全面整合,融环保、历史文化、时代元素等主题于课堂活动之中。
   让探究型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课程实施搭建实践平台,整合空间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资源。如学校的“七彩主题节:读书节——人文情怀;正红节——革命精神;艺术节——艺术魅力;人文节——民族文化;体育节——拼搏奋斗;英语节——走向世界;科技节——实践创新。”让课程真正校本化,由学校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实施,让课程实施主体在活动中彰显生命活力,课程目标达成在活动中落实,让课程效能服务于区域文化建设。
“为了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
——青浦教育学习考察行
   “为了梦想,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关景双老师主持的“师之蕴工作室”成员集体照片上的一句话。在我去青浦之前,我曾多次阅读过有关青浦的教育的相关报道,能实地走近青浦,实地考察青浦教育的一角,也算是我对教育学习考察的一个梦想之地,有幸于9月25日全天有了对青浦教育的实地感受。但让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关景双院长主持下的“师之蕴工作室”,她是一个教师团队成长的典范之路。
   上午,听了关景双院长院长的主题报告——“静听教师成长的脚步声”,关院长重点就“学做研习的脚步、带教共赢的路径、主题课例的范式、研教修身的感悟、静听成长的声音”五个方面,结合他所主持的“师之蕴工作室”所走过的路,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案例,为我们作了详细的交流,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有如下几点思考:
   我们应该“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余漪老师说她用“一辈子学做老师。”关老师对“师之蕴”员的成员提出:我们应该学什么?——忠诚勤修;谦虚好学;热爱学生;完善人格。”“一辈子学做老师,怎么学?——欣赏你的学生们;认真对待常态课;思考眼前的问题;关注师生的情感;传达理性的行为。”对照视之,我该学些什么?我该怎么学?
   关老师在“‘师之蕴’:带教共赢的路径”中提出以下六条基本要求:1.自我发展计划(学期导航)——预;2.相约星期三(轮流主持)——行;3.同文解读/教学(持续改进)——做;4.梳理20分钟(默会内化)——思;5.评学论教(出声想)——说;6.用笔说话(shiwork)——写。对照我们的教育生活,教学轨迹,日常工作,这些要求我们能否做到,不用怀疑;这六点我们能否坚持常年如一日地做到,开始怀疑;这六点能否做到五年如一日,不再怀疑。这也许正是我们与名师的差距之一吧!
   “‘师之蕴’:主题课例的范式”提出鲜明主张:学了,就有思路;做了,就有方法;写了,就有底蕴。学:我们常常学;做:我们天天做;写:我们做得怎么样?其中关老师在报告中引用了顾泠沅教授对“校本教研嬗变为校本研修”的四点变化:第一,从技术熟练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第二,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第三,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第四,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对照四点变化,理论层面也许大部分老师都能说出几点,但实践落实有多少?这条路我们还有多长的距离需要走下去?
       听了关院长的介绍,他们的定位依然在路上,那我最多也才算刚刚起步吧!希望能沿着他们走过的路,至少会让我踩着他们的脚印,在走向路上的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吧!
       下午:我们一行参观了青浦一中,学校以“勤勉、创新、务实、致远”为校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自尊、自立、自主、自信、自强”的“三会五自”精神,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能力。听取了学校“基于课堂全面开放的专题教研活动方案及其实施”经验交流,学校由“课堂开放”走向“有效教研活动开放”,最具特色的教研文化主要表现在将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教研作为学校教研基本要求,有效帮助老师打开教学视野,走出学科的自我封闭,实现了教师的三个转变: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教研制度,值得借鉴。
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就怕不起步
——“当代教师专业发展”
       9月26日上午,上海市跨学科研究所刘定一所长为我们作了“当代教师专业发展”主题报告。作为初始文凭只有高中毕业的特级教师,却从事文、理各学科的跨学科研究近二十年;翻译了《控制论基础》《文字图形识别技术》等国外多本专著;一名年过七十的老人,对国学研究的深邃,从他的学生、作客百家讲坛讲国学的钱文忠教授还得再听他讲国学。就这样一名老师,谁也不曾想到他却是从五十四岁开始从事跨学科研究。如今他再以国学经典反观当代教育,从国学精华吸取治教方略,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自己的粗疏浅薄。现将刘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下:
       一、“教师教育是人生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中,刘老师就人生教育与当今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表述为:1、体现在动机上,一为己,一为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 宪问》,不难看出,只有认识到教育对自己及家庭幸福的作用,教师教育才有内在动力。教育为己: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养与自我价值。2、体现在过程中,一履道,一应付。“为己,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荀子 · 劝学》也这正是“为己之学,入乎耳,著于心;为人之学,入乎耳,著于口”的最好体现。3、体现在目标上,一高远,一卑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以今天教育现象而言,不禁带给我们另一个深度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思考,以刘老师自己所走过的路,以及结合他所对基础教育的多年研究,他认为基础教育与学术成就的关系: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学术成就,取决于他从小打下的基础,包括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但如果把这个用放在水桶原理的意义上,他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会出现大量豆腐渣工程。”如此来看,那么当前的基础教育空间缺什么呢?一是学科知识不完备,尤其突出表现在高中过早就分文、理科,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二是语数外功底不扎实,如大学教育中只追求学业成绩合格,而忽视对学科知识的纵深掌握。甚至部分大学讨论自主招生不考语文,这些做法带给一个教育人什么样的思考?这不禁让我再次思考基础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基础教育显然就是根,可根的分布如何扎得更广更深,这将是树长得是否枝繁叶茂的重要基础。而要如何才能让根学会主动向更宽、更广范围伸展呢?良好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也许是主动扎根的第一要务吧!再看刘老师走过的路,只有中学的基础教育,却带着女儿学钢琴,自学完高等数学、系统科学,翻译多部外国尖端科学著作,他靠的是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学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阅读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习惯。”
   三、通识教育。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甘阳教授在谈通识教育时提出:“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等。”对照思考,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精髓积淀,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呢?——文化经典积淀的是普世价值。对照如今台湾课程设置及学校对文化经典的教育,再对照今年“国庆日天安门广场8万人观升旗 扫出8吨垃圾”“10月1日早晨,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遍布50吨生活垃圾”类似报到,我们应该作何思考?!学习经典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要用生命来实践,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
   四、专业教育。从中日两国两道高考历史题来审视中日教育的区别。中国考题:“在日寇侵略上海的“一•二八” “八•一三”两次事变中,都率军奋勇抵抗的中国将领是(  )A.蒋光鼐 B.叶挺 C.张治中 D.李宗仁”命题者意图:考查学生是否能将两次事变中同一将领张治中将军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综合。而日本的考题为:“日本跟中国 100年打了两次仗,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这道题目的命题意图显然也需要学生综合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素材,然后做出前瞻性分析。同样考查学生历史综合能力,两道不一样的考题,反馈出两种不一样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
教师最首要的是研究什么
——“课堂密码: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学习心得
   幽默而不失理性,生动而更显渊博,尖锐而不失辩证,简约而发人深省。这是9月26日下午听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周彬教授的报告时最大的感受。大量的批判性案例、教育教学小故事,让连续学习一周的学员精神倍增。现根据他的报告,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下:
   “把一个睡着的学生搞醒不难,而要把一批醒着的学生都搞睡却不易。”这是周教授在讲课堂教学的效率时的一个例举。其显性目标表现于如何让学生兴奋起来,在最兴奋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隐性目标则指研究自己的学生是最关键的研究点。如何一个老师找到了让所有学生都睡着的办法,他就一定能够找到让所有学生兴奋的办法,这其实就是用一种辩证的哲学观点看待的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如通过跨学科交叉听课了解自己的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效率,如何系统看待学科重点并作结构化分析处理等。
   “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辩证关系。“教什么”是科学,科学就需要理性,具有共享与通用的性质;“怎么教”则是艺术,艺术需要勤奋(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具有唯一性(个体不同性格气质特点决定个体不同教学风格,具有鲜明个性,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专业成长),不可共享(个体的行为与实践经验无法替代),需要一定的天份(具备做一名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先决性条件及性格气质特点)。在谈到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习时,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大学是把厚书教薄,而中小学则是把薄书教厚,大学老师面对厚书就好比面对一个个未经压缩的散乱分布文件,然后通过老师的结构化处理,将其进行充分的压缩,最后留给学生一个压缩文件包,让学生自己再去解压;而中小学老师面对教材就好比面对一个压缩文件包,在教给学生之前,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解读,充分解压,再补充大量相关资料,进而再以单片分布状态一点点留给学生,学生学完之后却需要再次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类整理,最终再次建立自己的压缩资源包。
   三、“成绩是谁的命根?”新东方招聘老师一个重要条件是“老师必须会讲笑话。”一个会笑话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智慧型老师,而一个会讲笑话的老师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尽快兴奋起来,以积极的心态及时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又如以“阿Q”与“祥林嫂”两个角色对比看两种教师性格特殊,显然阿Q的自信是一名老师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而祥林嫂的勤劳也是我们绝大部分老师都具备的品质,但祥林嫂的埋怨同时也为部分老师所吸收,这样长此往,就只学会了埋怨他人,进而将一切的情绪总寄托于别人之上,对学生不满意,对同事不满意,对制度不满意,对社会方方面面都不满意,结果可想而知。而换个思路,当我们的学生把学习真正当作自己的事时,他们就不再是祥林嫂,他们遇事会更理性地思考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于是作业也不再是因为老师要检查而做,成绩也不再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竞争的筹码,这时老师最重要的思考就是如何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快乐,想法最多的就是帮助学生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COPYRIGHT ◎ [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 版权所有 中国 * 成都 * 高新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百草路966号 邮编:611731 蜀ICP备1801825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3148号